close
10種積木玩法

育兒生活 5月號 NO.276


編輯撰文/江睿毓
參考書籍/
幼兒創造性思考的表徵經驗:台中愛彌兒幼兒園積木活動紀實/心理出版社
成功的關鍵就從1歲開始:愛孩子,就給他正確的教養/書泉出版社
幸福教養:讓孩子受用一輩子的關鍵幸福力/野人文化
攝影/桃樂絲兒童攝影
拍攝企劃/陳萱蘋
演出/漂亮寶貝:Joanne
積木提供/樂雅


積木不僅是每個家庭都幾乎必備的玩具,在幼兒園裡積木也是優質學習的教具之一。積木能讓孩子自由發揮想像及創意,也帶領著孩子探索基礎幾何及結構力學的概念。
積木對不同階段的寶寶來說,都有著無法抗拒的神秘吸引力,積木的玩法更是千變萬化、創意無窮!爸比媽咪快進來看!



不同階段寶寶玩積

 

1歲半:認識新玩意「積木」

 

積木對1歲半的寶寶來說並沒有特別不一樣,和其他玩具或物品一樣都讓他感到好奇,想要摸一摸、玩一玩。這個年紀的寶寶玩積木通常還不會有實際的搭建行為,喜歡將積木抱過來抱過去,放在口袋裡,或塞到某個地方再拿出來,偶而還會咬咬看!這代表著寶寶正在認識、探索這個新東西,感覺它硬硬的、平平的、滑滑的、重重的,有好多「樣子」!漸漸的,他知道這個東西叫「積木」。

 

2歲:堆疊排列與象徵行為

 

到了2歲左右,幼兒慢慢發展出基本的建構行為。在這個階段裡的積木遊戲有兩個特徵,一是疊高、排長條,二是象徵式行為的發展。幼兒喜歡將積木一塊挨著一塊,排列成一長串或疊成高塔狀。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一大挑戰,他們會聚精會神地不斷重複同樣的動作,積木倒了,仍不厭其煩的再重新排列或堆疊。此外,這個階段的幼兒還會把長型積木當電話,有模有樣的講起話來,或者跨坐在大積木上,開始開車等,運用他們的想像力開心玩積木。此階段幼兒正處於皮亞傑(Piaget)所說的「自我中心」階段,因此常會看到幼兒一面玩積木,一面自言自語(自我中心語言)的有趣畫面。

 

幼兒園老師觀察站:


1、2歲的幼兒通常不會在意積木的形狀,且其社會行為實屬「獨自遊戲」期,因此,即便是一群人在一起,也是各行其事,不會有實質上的互動行為。



3歲:架橋、圍堵、對稱圖形

 

3歲左右,幼兒的作品漸漸具象,常會出現橋狀、圍堵(用數塊積木圍出一個空間)及對稱等三種型態。這個階段的幼兒開始在意積木的形狀,比如在架橋時,得先排兩塊一樣的積木做橋柱;排列對稱圖形時,左邊擺了什麼,右邊也一定要找到同樣的積木擺放。就是在這種區辨、尋找、比較各類形狀積木的過程中,「分類」的概念便衍生了。此外,在實驗過程中空間概念也漸漸發展而出。如:車子從橋「下」、橋「上」走過;動物走「進」、走「出」柵欄;有人靠「近」、走「遠」了等。

 

幼兒園老師觀察站:


在這個階段幼兒漸漸邁入「平行遊戲期」,在搭建積木時會開始與他人互動,共同搭建作品,也常會因需要某種形狀的積木而與人發生衝突。

 

4歲半:實質建構期

 

4歲半左右,當孩子的建構技巧越來越成熟時,可以觀察到他會開始有計畫性的搭建積木,其作品也會相當具象,且越來越趨向複雜的大型作品。孩子會開始精確地「數」積木,還差幾塊就可搭成一間房子,這裡多了幾塊等。「量」的概念已從過去一堆一堆的粗略印象發展到一塊塊點算的階段。這個階段對孩子最大的挑戰就是「解決各種結構性問題」,比方說如何保持一個高塔的平衡?要先放哪一塊積木才能再擺另一塊…等。在不斷的錯誤與修改的實驗過程中,孩子漸漸掌握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他獲得了「自信心」。

 

幼兒園老師觀察站:

 

此階段的幼兒常會三三兩兩一起合作搭建積木,他們會彼此協調,商討誰搭哪一部分…等。這當中或許也會發生一些言語爭執,甚至是肢體衝突,但不管如何,這些都是幼兒發展社會性行為必經的人際互動課題。

 

積木遊戲的教育功能
















肢體動作

語言

社會性

自我情緒

認知

手指手腕的靈活度、手眼協調、雙手協調、平衡感、空間感…等。

專有名詞的掌握、符號表徵能力、溝通與傾聽…等。

接受與尊重團體常規、樂於分享、分工合作、尊重他人、利他行為…等。

自主性與自信心的培養、挫折忍受度、樂於嘗試…等。

學習做計畫、提升問題解決能力、數、量、圖形空間與邏輯推理等數學概念的掌握…等。

 

讓積木變好玩10招

 

孩子對玩積木的興趣缺缺?看來他還沒發現到積木好玩的秘訣喔!爸比媽咪動起來,試試看運用以下讓積木變好玩10招,跟你的寶貝一起玩High積木吧!

 

1、用一個大湯匙將一塊積木舀起,試試看寶寶做不做得到呢?

 

2、將積木一塊一塊間隔排開,用兩隻手指在積木上行走,讓寶寶也學你,用兩隻指頭試試看吧。

 

3、將積木疊羅漢搭得高高。讓寶寶不斷地推倒再搭高。當寶寶達到某一個高度極限時,帶領寶寶靠著一面牆或是紙盒來疊積木,幫助他將積木塔搭得更高。再過一段時間,寶寶便可慢慢學會以金字塔方式,把積木塔堆得又高又穩。

 

4、將積木間隔均勻的沿著一個奶粉罐的外緣,排成一個圓型,小心的移開奶粉罐,扶助寶寶的小手,在積木的內緣畫一個圓圈,問寶寶:「看到積木排成的圓形嗎?」你還可以利用不同形狀的容器來玩這個遊戲,教導寶寶認識不同的形狀。

 

5、在一個罐頭上放一把尺,尺的兩端各放一個積木,平衡之後讓寶寶自由選擇拿起其中一個積木,欣賞天平倒塌的視覺與音效雙重效果。

 

6、利用四塊方形積木為成一個中空的正方形,先讓寶寶自行放一樣小小的物品在中空的部份,您再將第五塊積木蓋上去。看寶寶會不會立即打開第五塊積木,來尋找他的小玩意?

 

7、用一條橡皮筋,將一張面紙繃緊在一個空罐的開口處,小心翼翼的在面紙上搭積木,數數看,當搭到第幾個積木時,面紙會因承受不住重量而破裂,使積木掉進空罐中?

 

8、慢慢抬高書本的一角,看看放在上面的積木何時才會滑落!

 

9、更刺激的玩法是,讓積木從一個傾斜的軌道划進一個開口的容器中!幾次之後,你可以稍微將軌道偏離洞口一些,故意製造出沒有命中的效果,這可使寶寶更加有興趣!

 

10、用四塊積木撐住一本書,再在書的四角各放一塊積木,架上另外一本書,層層相疊蓋出一棟摩天大樓!完成之後可以放一個小娃娃在樓頂俯瞰下方。寶寶在短時間之內還無法獨自完成這個大工程,讓他做你的小幫手,感受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震撼。

 

教養專家來分享

 

在《幸福教養:讓孩子受用一輩子的關鍵幸福力》的作者彭菊仙家中,積木是孩子們創造玩具的道具!當孩子想要某樣玩具而得不到時,他們就會自己用積木“創造”出來!

 

為「需要」而「創作」

 

家中有3個壯丁,彭菊仙都稱他們為3隻小豬。凱凱34歲時迷上《超人特攻隊》裡一個機器怪獸Omnidroid,這是一個外型類似章魚,有很多強力爪子的機器怪獸。從他會畫畫以來,即使畫了幾百張Omnidroid還是無法滿足。但是這隻又黑又醜的東西,並沒有受到玩具廠商的青睞,所以即使媽媽願意買,也變不出Omnidroid。有一天,凱凱笑得燦爛的走向媽媽:「媽媽,妳看,我有一隻Omnidroid了!」凱凱走投無路之餘,自己用Lasy積木成功創造出他心目中的Omnidroid


有一陣子熱烈愛上火車的鈞鈞,因為看到湯瑪士小火車裡每一部火車都有個性,編成有趣的劇情,於是也學著自編火車故事。每天中午從幼稚園回來,就立刻搬出原木積木及Lasy積木做出各式各樣的火車,還幫每一部火車取名字,享受自編故事的樂趣!

三隻小豬瘋狂迷戀變形金剛期間,彭菊仙故意減少他們購得現成變形金剛玩具的機會,不出所料,「缺乏」真的成為最佳創作動力,他們從現有的平面圖中想盡辦法用Lasy積木創造出一隻獨一無二、市面上買不到的變形金剛!

 

模仿、重複,儲備技巧

 

鈞鈞3歲時,對挖土機極度著迷。有一天,一位媽媽帶著小朋友來家裡玩,看到鈞鈞用積木做出一台挖土機,不僅外型維妙維肖,挖臂上還有兩、三個可以自由彎曲的關節,那位媽媽大呼驚奇,彭菊仙也嚇了一大跳!因為每天要求媽咪做一台挖土機的鈞鈞,不知何時早已偷偷把功夫全學起來了!


孩子還小,做不出心裡想要的東西時,就會央求大人或哥哥姊姊幫他做。也許有些父母覺得,都是自己在做,孩子根本沒有參予,跟拿到一個現成的玩具沒有兩樣!其實只要是孩子一心想要的作品,就會在一旁目不轉睛的觀察,即便沒有親手做,多看幾次後也把每個步驟記熟了!

 

準備360度實體圖片

 

對比較小的孩子來說,他們觀察一個物品通常只注意到它的主要特徵,因此做的東西除了主要特徵之外,其他都是「忽略」或「混」過去的。比如說孩子要做一個溜滑梯,可能只做了一個斜斜的滑道,卻沒做出另一邊的樓梯。(隨著認知進步,注意到的細節就會越來越多。)


孩子玩積木的主要挫折就是自我創作的成品趕不上自我認知的進展,明明知道溜滑梯另一邊有樓梯,卻不知道怎麼把樓梯和滑道結合,如果一直無法突破,就會因為心生挫折而放棄。其實不需要教導孩子怎麼做,因為細細碎碎的步驟對孩子的立體透視能力沒有任何幫助。他們最需要的是在腦海裡先行建構一個完整的、清楚的三度空間圖像,所以最好能提供孩子實體圖片,各種角度,各個部位,讓他們360度看個仔細,他們才可能搖身變成一位真正的「設計師」,藉著腦海裡的藍圖思考建構材料與順序。


 

      *更多內容請參考:【BabyLife育兒生活】2013年5月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咪咪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