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在台灣,屢屢出現不少兒子向父母索取金錢未果,進而產生暴力行為的社會事件。甚至有不少生活輔導員表示,許多已成年的小孩仗著父母經濟實力雄厚,既不出去工作,也不在家裡幫忙,抱著一副準備賴著讓父母養,或等待接管日後財產的心態,變成終日無所事事的「靠爸一族」。



美國權威心理學家、哈佛大學教授羅伯.寇爾斯(Robert Coles)曾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,他指出這些孩子的問題: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,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、不滿足。所有的錢財、玩具、旅遊,全都不請自來。他們已擁有許多,還想更多,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!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。在這表象之下,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。」


許多父母嘴巴裡嚷嚷著要省錢、希望孩子早點學會獨立自主,卻又產生拚命買奢侈品給小孩,或是有意無意透露出「反正以後我的錢都是你的」,種種表裡不一的言行舉止。


如此一來,小孩就會下意識地產生期待,理所當然認為父母的錢就是我的,我也有權支配。因此就算你什麼都沒說,但是只要你一產生矛盾心情,小孩依舊感受得出來。


小心!當你讓孩子養成這種習慣,孩子以後一旦有了偏差再來後悔回就來不及了,與其一開始順著孩子的意思,將來還要花更多的心力引導孩子,不如從小一步步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「負責任」的人。


事實上,人的欲望也不是一開始就很多,是一點一點慢慢累積起來,所以如果孩子的“需求”從小開始培養,等到他長大了,只會愈要愈多。有句俗話說「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」,這也是我們為何對能放下身段洗盡鉛華的人特別佩服的原因。


如果家長以為留多點遺產給孩子,或者無止盡地給孩子物質上的享受是愛,那麼我們就該反省的是,是不是也把金錢當做給孩子的愛?不但剝奪了孩子體會從零到一的體驗,也把父母親的愛量化(或物化)成財產金額的數字了呢?


為人父母者請深思!孩子絕對是上天給的最好禮物,為人父母無不疼愛呵護,但與其讓孩子在未來面臨被迫節儉的「苦」,不如從現在開始就讓孩子體驗「儉省」的生活,並教導孩子正確用錢,建立孩子的金錢觀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咪咪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